欢迎访问57365线路检测中心!  
电子政务
ftp
回顾旧版
主页 > 协同教育 > 家庭教育 >


隽语|梁启超:知者不惑、仁者不忧、勇者不惧

【2017-03-19 16:46】 【阅读: 次】 【关 闭

 

  

图片起源|赵建成

  作为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、教育家的梁启超,那个时代的年轻一代,简直无一不受梁启超思想和文字的洗礼。他的九个孩子个个英俊,皆成大才。

  关于教育,关于做人,他说“知育要教到人不惑,情育要教到人不忧,意育要教到人不惧。”

  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家梁启超,用心感想先生智慧箴言。

  

  ?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富则国富,少年强则国强。

  ?教育不是别的什么,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。

  ?患难困苦,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。

  ?磊磊落落,独往独来,大丈夫之志也,大丈夫之行也。

  ?凡作事,将成功之时,其艰苦最甚。行百里者半九十,有志当世之务者,不可不戒,不可不勉。

  ?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,才干知道有尽责的乐趣。尽得大的责任,就得大快活;尽得小的责任,就得小快乐。

  ?成功自是人权贵,创业终由道力强。

  ?自信与骄傲有异;自信者常镇静,而骄傲者常浮扬。

  ?成功大易,而获实丰于斯所期,浅人喜焉,而深识者方以为吊。

  ?科学的基本精力,全在养成视察力。

  

  

  梁启超(1873年2月23日?1929年1月19日),字卓如,号任公。近代中国启蒙思维家、教育家,史学家和文学家。他主张“兴学校、开民智、育人才”,进步全民素质;主张改革科举,重视儿童教育、女子教育、师范教育;主张遍及文字阅读。梁启超主张实施义务教育,进行趣味教育。梁启超涉猎广泛,在哲学、文学、史学、经学、法学、伦理学、宗教学等范畴,均有建树,一生著述宏富,其《饮冰室合集》凡148卷,计一千余万字。

  ?先生谈教育??

梁启超给子女:

莫问收成 但问耕耘

孩子们:

思成和思永同走一条路,将来互得联系观摩之益,真是最好没有了。思成来信问有用无用之别,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,试问开元天宝间李白、杜甫与姚崇、宋?比较,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?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,姚、宋之有无,算不得什么事;若没有了李、杜,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?

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、杜,不做姚、宋,要之,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,人人施展其个性之专长,以靖献于社会,人才经济莫过于此。思成所当自策厉者,惧不能为我国美术界作李、杜耳。如其能之,则开元、天宝间时局之小小安危,算什么呢?你仍是坚持这两三年来的立场,埋头埋脑去做便对了。

你认为自己天才不能负你的理想,又感到这几年专做死板功夫,惟恐会变成画匠。你有这种感到,便是你的学问在这时代内将发生先进的特点,我听见倒喜欢极了。孟子说:“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。”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过规矩方圆的事,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见。规矩不外求巧的一种工具,然而终不能不以此为教、以此为学者,正以能巧之人,习熟规矩之后,乃愈益其巧耳。不能巧者,依着规矩可以无大过。

你的天才到底怎么样,我想你自己现在也未能测定,因为终日在师长指定的范围与前提内用功,还没有自由挖掘自己性灵的余地。况且凡一位大文学家、大美术家之造诣,常常还要许多环境与其附带学问的赞助。中国先辈说要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。你两三年来蛰居于一个学校的图案室之小天地中,许多埋伏的性能如何便会发育出来,即如斯次你到波士顿一趟,便产生许多刺激,区区波士顿算得什么,比起欧洲来真是“河伯”之与“海若”,若和天然界的高尚伟丽之美相比,那更不及万分之一了。然而令你触发者已经如此,未来你学成之后,经常找机遇转变自己的环境,扩展自己的眼界和胸怀,到那时候或者天才会暴发出来,今尚非其时也。

今在学校中只有把应学的规矩,尽量学足,不唯如此,将来到欧洲回中国,所有未学的规矩也还须补学,这种工作乃为一生过程所必需经过的,而且有天才的人绝不会因此而阻抑他的天才,你千万别要对此而生厌倦,一厌倦即退步矣。至于将来是否大成,大成到怎么水平,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。

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:“莫问收获,但问耕耘。”将来成就如何,现在想他则甚?着急他则甚?一面不可骄盈自慢,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,尽自己才能做去,做到哪里是哪里,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,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奉献。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,我希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。

爹爹

1927年2月16日

  ?先生谈育人??

关于教导,他说“知育要教到人不惑,情育要教到人不忧,意育要教到人不惧。”,如何不惑、不忧、不惧,让我们听听先生怎么说?

  

  如何不惑?

  造就我们的断定力

怎么样才能不惑呢?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定力。想要养成判断力:第一步,起码须有相当的常识;进一步,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智识;再进一步,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。如果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,听见打雷,说是雷公发威;看见月蚀,说是虾蟆贪嘴。那么,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,碰着一点疑难问题,就靠求神问卜看相算命去解决。真所谓“百思不解”,成了最可怜的人了。

学校里小学中学所教,就是要人有了许多根本的常识,以免凡事都暗中探索,但仅仅有这点常识还不够。我们做人,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,这门职业,也并不是我一人破天荒去做,从前已经许多人做过。他们积了无数经验,发现出好些原理原则,这就是专门学识。

我盘算做这项职业,就应该有这项专门学识。例如我想做农,怎样改良泥土、怎样改进种子、怎样防御水旱病虫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得成为学识的。我们有了这种学识,应用他来处理这些事,自然会不惑;反是则惑了。做工做商等等都各各有他的专门学识,也是如此。

我想做财政家:何种租税可以生出何样成果,何种公债可以生出何样结果等等,都是前人经验有得成为学识的。我们有了这种学识,应用他来处置这些事,自然会不惑;反是则惑了。教育家军事家等等都各各有他的专门学识,也是如此。

我们在高等以上学校所求的智识,就是这一类。但专靠这种常识和学识就够吗?还不能。宇宙和人生是活的不是呆的,我们每日所碰见的事理是复杂的变化的不是单纯的印板的。假使我们只是学过这一件才懂这一件,那么,碰着一件没有学过的事来到跟前,便慌手慌脚了。所以还要养成总体的智慧才能得有根本的判断力。

这种总体的智慧如何才能养成呢?

第一件:要把我们向来粗浮的脑筋,着实磨难他,叫他变成细密而且踏实。那么,无论遇着如何繁难的事,我都可以彻头彻尾想清晰他的条理,自然不至于惑了。

第二件:要把我们向来昏浊的头脑,着实将养他,叫他变成清明。那么,一件事理到跟前,我才能很从容很莹澈地去判断他,自然不至于惑了。以上所说常识学识和总体的智慧,都是智育的要件,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。

  

  如何不忧?

  形成“仁”的人生观

怎么样才能不忧呢?为什么仁者便会不忧呢?想清楚这个道理,先要知道中国先哲的人生观是怎么样。“仁”之一字,儒家人生观的全部大用都包在里头。“仁”到底是什么?很难用言语解释。勉强下个说明,能够说是:“广泛人格之实现。”孔子说:“仁者人也。”意思说是人格完成就叫做“仁”。但我们要知道:人格不是单唯一个人可以表见的,要从人和人的关联上看出来。所以“仁”字从“二人”,郑康成解他做“相人偶”。

总而言之,要彼我交感互发,成为一体,然后我的人格才能实现。所以我们若不讲人格主义,那便无话可说。讲到这个主义,当然归宿到普遍人格。换句话说:宇宙即是人生,人生等于宇宙,我的人格和宇宙无二无别。休会得这个道理,就叫做“仁者”。

然则这种仁者为什么就会不忧呢?大凡忧之所素来,不外两端,一曰忧成败,二曰忧得失。

我们得着“仁”的人生观,就不会忧成败。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。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,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,我们所做的事,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,往前挪一寸两寸,哪里配说成功呢?然则不做怎么样呢?不做便连这一寸两寸都不往前挪,那可真真失败了。

“仁者”看透这种道理,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,凡做事便不会失败。所以《易经》说:“君子以发奋图强。”换一方面来看:他们又信得过凡事不会胜利的,几万万里路挪了一两寸,算成功吗?所以《论语》说:“知其不可而为之。”你想!有这种人生观的人,还有什么成败可忧呢?

再者:我们得着“仁”的人生观,便不会忧得失。

为什么呢?因为认定这件东西是我的,才有得失之可言。连人格都不是独自存在,不能明白地画出这一部分是我的那一部分是人家的,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以为我所得?既已没有东西为我所得,当然也没有东西为我所失。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,为劳动而劳动,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等做手腕来达某种目的??可以为我们“所得”的。

  

  如何不惧?

  培育刚强的自由意志

怎么样才能不惧呢?有了不惑不忧功夫,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,但这是属于意志方面的事。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,便有很丰盛的智识,暂时也会用不着,便有很优美的情操,临时也会变了卦。然则意志怎么才会顽强呢?头一件须要心地光亮。孟子说:“浩然之气,至大至刚。行有不慊于心,则馁矣。”又说,“自反而不缩,虽褐宽博,吾不惴焉;自反而缩,虽千万人,吾往矣。”

俗语说得好:“生平不做亏心事,夜半敲门也不惊。”一个人要保持勇气,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然做起。这是第一件。

第二件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。《论语》记:“子曰:吾未见刚者。或对曰:申枨。子曰:枨也欲,焉得刚?”一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,那么,百炼刚也会变为绕指柔了。

总之一个人的意志,由坚强变为薄弱极易,由软弱返到刚强极难。一个人有了意志薄弱的缺点,这个人可就完了。本人做不起自己的主,还有什么事可做?受别人压制,做别人奴隶,自己只要肯奋斗,终须能恢复自由。自己的意志做了自己情欲的奴隶,那么,真是万劫沉沦,永无恢复自由的余地,终身畏首畏尾,成了个可怜人了。

孔子说:“和而不流,强哉矫;中立而不倚,强哉矫;国有道,不变塞焉,强哉矫;国无道,至死不变,强哉矫。”我诚实告知诸君说罢:做人不做到如此,决不会成一个人。但做到如此真是不轻易,非时时刻刻做磨练意志的工夫不可。

意志磨练得到家,自然是看着自己应做的事,一点不犹豫,扛起来便做,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。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,绝不会有藏头躲尾左支右绌的丑态。这便是意育的目标,要教人做到勇者不惧。

文章转自:《梁启超家书》

上一篇:留学是向运气的挑衅:只有保持,没有放弃的理由!          下一篇:没有了
便民服务  
机动车违章查询 公积金
法律援助 人才信息
供电服务 供水信息
常用电话 航班信息
火车时刻 公交
电子地图 邮编查询
最新图片
图解:一图看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
图解:一图看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
图解:一图看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时间表
图解:一图看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时间表
邮箱登录 | 站内搜索 | 天气预报 | 管理登陆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声明 | 网站地图
版权所有:霍山县教育局 Copyright © 2010-2011 www.www.niudawang168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电话:0564-5022920 邮箱:ahhsjy@126.com 联系地址:安徽省霍山县衡山镇文峰南路36号
皖ICP备14000358号 | 技术支持:龙讯科技